院史漫步 | 化学教育家和中国化学教育的开拓者——俞同奎
俞同奎(1876-1962)
浙江省德清县人,字星枢,化学教育家,中国化学教育的开拓者,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1902年作为首届学生考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前身);1910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取得化学硕士学位后回到京师大学堂任教,任理科教授兼化学门研究所主任,主讲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期间亲自编写和组织编写了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应用化学》等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化学教材;1920年,任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北京工业大学前身)校长,兼任有机化学教授;1922年,与陈世璋等发起成立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前身),创办了(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并任总编辑。
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术团体工作
1922年,俞同奎与陈世璋等发起成立中华化学工业会(中国化工学会前身),创办了《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志》,并任总编缉。
俞同奎多年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和学术团体的工作,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后来虽患严重的胃病和神经衰弱,但仍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有一次竟晕倒在讲台上。经医生劝告,他离开学校,到南京任教育部大学生就业委员会主任,负责安排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问题。
中国化学教育的开拓者
早在留学欧洲期间,俞同奎就深深感到欲振兴中华、使化学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培养化学人才、普及化学教育。当时,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根本没有中文的化学书籍,而当时懂外文的学生又太少,因此必须编写中文的化学书籍和教材。编写中文教材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化学名词的命名和统一问题以及度量衡的译名。当时俞同奎和陈传瑚、李景镐等留欧学生在完成异常繁重的学校功课之余,利用业余时间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根据化合物的性质、音译等,确定了中文化学名词的字形、读音等,对化学名词的命名和统一提出过许多方案和建议,编写的化学名词手稿达2000多页。回国后,俞同奎负责中国化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此后中文化学书籍陆续出版,为化学名词的命名和开展化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的发起人
俞同奎在留学欧洲期间,与李景镐、吴匡时,陈传瑚等联合发起,于1907年12月24日在法国巴黎成立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这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化学学术团体,俞同奎历任临时书记、会长、评议员,对该会的创建、组织和开展学术活动做出了贡献。
中国化学会发起人合影
该会成立时,曾印刷章程3000份寄发四方。此举的目的,一是抛砖引玉,使当时欧洲各处的留学生共创支会,二是希望祖国人士尽调查的义务。当时调查的课题有“卫生为文明事业之起点”、“玻璃为文物之美观”、“糖、酒、火柴为人生日用所必需”等。因会员散处四方,因此,特定每年暑假举行一次年会。俞同奎主持召开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戊申夏第一次年会(1908年7月27日至8月10日在英国伦敦召开)并任会长,在会上做了上半年的工作报告。会议拟定按英华、法华、德华(分上、中、下)三编出版词典、俞同奎提议先决定元素名、无机化合物名和有机化合物名。会议决定出版中国化学会留欧支会季报,俞同奎、陈味轩等8人为主笔人。另外,会议还讨论了编译教科书以及推广支会、振兴国内化学事业等问题。
品德高尚,廉洁自守
抗日战争期间,俞同奎任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昆明办事处主任,别人都说这是发财的好机会,但俞同奎始终廉洁自守、大公无私,从未收过大小礼品。他在一个枢纽机关的重要岗位上工作了8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京,依然两袖清风。
俞同奎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而他自己也正是这样做的。他在大学任教授时,有人动员他参加国民党,并说若参加国民党有了政治靠山,凭他在国外学习多年的资历及名望,可以步步高升,不然,一生只能当穷教书匠。但俞同奎表示,为了培养人才,他才由外国回来,当“穷教书匠”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乐事,因此他拒绝参加国民党。
俞同奎生活俭朴,待人诚恳、乐于助人。他常常拿出自己的积蓄为祖国培养人才。著名的机械学家陈继善从小聪明好学,12岁时就由故乡福建来北京,住在俞同奎家,并在俞家得到了10多年的培养,直到他清华大学毕业、公费留学为止。曾任北京公安医院妇产科主任的沈规徵大夫,也是由俞同奎从中学培养到大学毕业,直到考取公费赴美留学。俞同奎的几个远房亲戚上学时遇到经济困难,也正是由因为得到他的及时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
1962年2月28日,俞同奎病故于北京。文化部文物和古建筑修整所为他举行了追悼会,称他为教育界耆宿,年高德劭,在治学、为人和处事态度上,堪为楷模。